您身边的围棋培训专家
弈飞围棋俱乐部
免费咨询热线
400-024-024-7

weiqi news

围棋新闻
围棋为何能贯穿中国千年文脉?
来源: | 作者:弈小飞 | 发布时间: 2025-10-03 | 50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
“落子无悔!” 上海奉贤的全运会围棋预赛现场,12 岁的袁珺悦刚结束与国手常昊的指导棋,指尖还沾着棋盘的微凉。这个连续三届跻身全运会群众项目的古老运动,正以惊艳姿态诉说着:从尧舜时代的教子工具到今天的全民热潮,围棋从来都是中国发展的生动注脚。



一、棋盘里的中国式哲学:从 “占卜神器” 到 “四艺之一”


361 个交叉点的棋盘,藏着中国人最早的宇宙观。宋代《棋经十三篇》早有定论:“局之路,三百六十有一。一者,生数之主,据其极而运四方也”,黑白子如同阴阳两爻,演绎着 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 的东方智慧。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更惊叹其 “比最古老的文字还要古老”,恰是因为围棋在文字诞生前,就承载着先民与天地对话的密码。


儒家赋予围棋教化深意,孟子那句 “不专心致志,则不得也”,把棋局变成修身课本;道家则让围棋升华为生命境界,魏晋名士以 “坐隐”“忘忧” 为棋命名,在纹枰间实现 “大隐于朝市” 的精神突围。到唐代跻身 “琴棋书画” 四艺,这枚小小的棋子早已超越游戏本质,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重要载体。


二、从 “文人雅戏” 到 “全民狂欢”:围棋的当代破圈之路


谁能想到,古代被视作 “小数” 的博弈游戏,如今能掀起全民热潮?在上海奉贤,从社区棋王赛到长三角邀请赛,从校园车轮战到围甲联赛,围棋正以多层次赛事体系渗透生活。中国围棋协会主席常昊的话道破关键:“围棋不仅有胜负,更有深厚文化内涵和教育功能”,这正是其能突破年龄、阶层壁垒的核心密码。


更令人振奋的是围棋的 “年轻化转型”。00 后世界冠军王星昊现身全运会预赛,与业余爱好者同场竞技;“围棋进校园” 活动中,孩子们把 AI 对弈当作新潮流。当古老智慧遇上现代传播,棋盘前的身影早已从长袍老者变成校服少年,这恰是传统文化活化的最佳范本。



三、黑白子照见中国精神:从 “技进乎道” 到 “守正创新”


围棋大师施定庵的 “岘山悟棋” 堪称经典:见山泉蜿蜒而领悟 “行乎当行,止乎当止” 的棋道,恰如中国人 “道法自然” 的处世哲学。这种精神在当代愈发鲜活:奉贤打造围棋文化高地的实践,既保留 “立象比德” 的文化根脉,又通过赛事 IP、校园普及实现创新发展,完美诠释了 “守正不守旧,创新不忘本” 的发展逻辑。


如今的围棋早已超越胜负:它是全运赛场上的全民欢腾,是校园里的智慧启蒙,更是国际交流中的文化名片。就像常昊在言子书院所说,在书香氤氲处对弈,才能真正读懂 “棋如人生” 的深意。




原文来源:一盘棋惊动全运会!围棋为何能贯穿中国千年文脉?_文化_棋盘_常昊